達夫(好居網(wǎng)用戶)
4340天前 / 閱讀 :
香河位于京津之間,隸屬河北省廊坊市,幅員面積458平方公里,人口31萬,2004年綜合經濟實力排在河北省第11位,城市化率排在河北省第10位,素有“京畿明珠”之美譽。香河距北京市中心45公里,距首都國際機場60公里;距天津機場70公里,距天津新港110公里,距京唐港150公里。從香河出發(fā), 30分鐘可達北京市中心或天津市區(qū),1小時就可以“上天下海”。
香河縣 - 由來
香河歷史久遠,文化積淀深厚。早在六千年前就有人在此居住。其建制遠溯遼宋,遼太宗在此設淑陽郡,時城東南濱水,掬覺微香,故名香河,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明朝燕王朱棣曾有意在此建都,后因統(tǒng)兵北上,在此留下一大憾事。香河自古鐘靈毓秀,人文薈萃。曾誕生了京劇名家郝壽臣、武術大師張策、學界泰斗張中行等譽滿華夏的名師大家。解放戰(zhàn)爭時期轟動中外的安平事件即發(fā)生在香河,長篇小說《青春之歌》的創(chuàng)作原型即源自香河。青年作家張玉清、李樹松創(chuàng)作的兒童文學在當代文壇引起強烈反響。時任全國文聯(lián)主席的高運甲親筆題詞“南有江陰,北有香河”。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了元朝之后,逃到大草原以北的元兵時常犯界。于是,朱元璋封四太子朱棣為燕王,掛帥掃北,并派軍師劉伯溫隨軍出征。很快,燕王就平定了元兵。這時,燕王蓄意自立君主,便派劉伯溫尋地建都。一日燕王帶人來到香河淑陽鎮(zhèn)。時值六月,淑陽四面小河環(huán)繞,水中芰荷盛開,景色秀麗,香 氣襲人。燕王贊不絕口:“此處真乃香河也!”劉伯溫一見燕王有意在此建都,便勘測制圖。動工時,因缺磚少木,只好大圖小建,變成一座小城,東西南北四面都是一里,比北京小了十倍。城的四門仍與北京城一樣,直出直入,沒有回避墻,也沒建接官亭。因此,香河城有小北京之稱。從明朝到清朝,香河縣都屬朝廷直管,無論多大官來,香河知縣一律不接不送,所以稱直隸香河。
香河縣歷史悠久。據(jù)孫小營村窯地發(fā)現(xiàn)石斧證明,這里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聚居生息。商代以前歸屬,無文字記載。
西周滅商后,封召公奭于燕(都薊,今北京),香河縣境屬燕國。
春秋、戰(zhàn)國時為燕地。
秦并六國,建三十六郡,劃燕地為上谷、漁陽二郡,此時屬漁陽郡。
西漢,置雍奴縣(今天津市武清縣城關鎮(zhèn)東北),香河為雍奴縣東北境地,屬幽州漁陽郡。
東漢,屬幽州漁陽郡。幽州并冀州,屬冀州漁陽郡。
三國,為曹魏之領地。
西晉,隸幽州燕國。
東晉,十六國相互爭戰(zhàn),紛紛建立割據(jù)政權,此地先后為后趙、前秦、后燕轄地。
南北朝時,屬北魏幽州漁陽郡。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分東、西魏,屬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隸北齊東北道于漁陽郡。承光元年(557年),改隸北周幽州(總管府)漁陽郡。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漁陽、燕郡,屬幽州。大業(yè)三年(607年),改屬涿州。
唐初,“高祖改郡為州”,至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雍奴縣為河北道幽州都督府(后升大都督府)之轄縣。天寶元年(742年),復設郡領縣,雍奴縣改稱武清縣,香河屬范陽郡武清縣地。乾元元年(923年)李存勖稱帝,遂屬后唐。公元936年,石敬塘(后稱晉高祖)勾結契丹(后稱遼)滅后唐,割燕云十六州給契丹,此地屬契丹。
契丹會同元年(938年),于武清孫村置榷鹽院,為貯鹽新倉。后居民集聚,漸成井肆,遂由武清、漷縣(今屬通縣)、三河劃出部分地域置香河縣。時縣境較闊,約轄今香河、寶坻、寧河三縣地,隸南京道析津府。
宋宣和四年(今天輔六年,遼保大二年,1122年),金攻克遼南京(今北京),香河屬金。宣和五年,金以燕京(遼稱南京)及涿、檀、易、順、景、薊之地還宋,香河隨之歸宋,徽宗賜(香河)名清化縣。
金天會三年(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盡取燕山府及所屬州縣,清化縣復名香河縣,屬中都路大興府。大定十二年(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劃香河鏡東部15000家置寶坻縣。承安三年(1198年),寶坻縣升置盈州,香河隸之,后盈州廢,仍屬中都大興府。
元太祖十年(1215年),克金中都(今北京),香河始歸元之屬地。至元九年(1272年),屬大都路大興府。至元十三年,升漷陰縣(今北京市通州漷縣鎮(zhèn))為漷州,香河縣屬大都路漷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香河屬漷州,屬山東行省北平府。洪武二年(1369年)改隸北平行省北平府。洪武十年二月至十三年二月,香河縣歸屬漷州。永樂元年(1403年),屬北京行省順天府,永樂十九年(1420年)改屬京師順天府。
清順治元年(1644年),屬直隸省順天府??滴醵吣辏?688年),順天府設四路廳,香河縣屬東路廳。
1912年(民國元年),香河縣屬直隸順天府。1914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香河屬之。1928年,南京國民黨政府將京兆并入河北管轄,香河屬河北省。
1941年至1945年8月,冀東敵后抗日游擊戰(zhàn)爭迅猛發(fā)展。為適應抗日戰(zhàn)爭的需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相繼成立了聯(lián)合縣民主政權。
1944年11月,香(河)、武(清)、寶(坻)聯(lián)合縣成立,香河東、南部地區(qū)隸冀熱區(qū)行署第五專屬(1946年改冀熱遼區(qū)行署第十八專屬)領導。
1945年1月,香河縣西北部地區(qū)屬通(縣)、三(河)、香(河)聯(lián)合縣,隸冀熱遼區(qū)行署第十四專屬。
1946年1月,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各聯(lián)和縣撤銷,恢復原縣制。香河屬冀東區(qū)(行署)第十八專屬。
1948年7月,香河解放。翌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香河屬河北省通縣專區(qū)。1958年4月,通縣專區(qū)撤銷,香河改屬唐山專區(qū)。同年11月撤銷香河建制并入寶坻縣。1959年6月,仍屬唐山專區(qū)。當月地市合并后,改隸唐山市。1960年3月,改屬天津市。1961年6月,天津市所轄寶坻(含香河)等縣劃歸河北省天津專區(qū)。1962年6月,恢復香河縣制,屬河北省天津專區(qū)。1967年11月,天津專區(qū)改為天津地區(qū),香河改屬天津地區(qū)。1974年1月,天津地區(qū)改稱廊坊地區(qū),香河屬之。1988年3月,廊坊地區(qū)改廊坊市,轄香河至今。
香河縣 - 區(qū)位優(yōu)勢
香河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縣境全長155公里,其中122公里與京津接壤,素有“京畿明珠”之美譽。距北京市區(qū)45公里,距首都國際機場60公里;距天津機場70公里;距天津新港110公里;距曹妃甸港180公里。新《北京城市總體規(guī)劃》確定了“兩軸、兩帶、多中心”的城市空間發(fā)展布局,中心人口和產業(yè)將在15年內實現(xiàn)東移,在東部的通州區(qū)規(guī)劃建設70-90萬人的新城,并預留百萬人口規(guī)模的發(fā)展空間。屆時香河到北京市新中心距離將縮短到15分鐘車程。
境內及周邊有4條干線鐵路,6條高速公路,4條國家級公路通過,京沈高速公路在縣城北側設有“河北第一出口”,京津輕軌鐵路和第二條京津高速公路已經開始建設并在香河西側通過。正在籌建中的首都第二機場極有可能選址在天津太子務一帶,而新的選址距離香河不足30公里。以香河為中心,500公里為半徑的區(qū)域內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11座,總人口近2億人,完全具備了國際上通行的“一小時工業(yè)區(qū)”的最佳條件。
香河縣和香河家具城地處環(huán)渤海經濟圈腹地、京津冀都市圈金點之區(qū),距北京45公里,離天津70公里,京沈高速公路及多條省道穿境而過,北京938路公共汽車可直達,地理和經濟區(qū)位優(yōu)勢得天獨厚。
中國香河家具城擁有紅木家具、實木家具、家居套房、辦公家具、賓館套房家具、中高檔沙發(fā)、軟床、戶外類、藤藝類、工藝品類等專業(yè)家具展廳39個,面積120萬平米,已經成為北方最大的家具銷售集散地、位居全國第二位。城內參展企業(yè)5000多家,匯集了國內外名優(yōu)品牌家具上千個,并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市場格局。產品除暢銷北方十余個省、市以外,還遠銷至俄羅斯、蒙古、加拿大、西班牙、韓國、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qū),日客流量達兩萬人以上,年成交額60億元人民幣。
香河家具城以其發(fā)展速度快、整體規(guī)模大、品種品牌多、產品規(guī)格全、質量信譽好、市場覆蓋面廣、管理有特色、吞吐量大,在中國北方獨樹一幟、聞名海內外,被國內業(yè)界人士和新聞媒體譽為一種“香河現(xiàn)象”、“香河模式”和“中國最具發(fā)展?jié)摿突盍Φ募揖呤袌?rdquo;。近幾年,中國香河家具城先后當選為河北省家具協(xié)會副理事長單位、流通委員會主任單位,中國家具協(xié)會副理事長單位。以香河家具城為代表的香河家具業(yè)被河北省政府評為:全省十大特色產業(yè),被省有關部門確認為全省中小企業(yè)產業(yè)集群;香河家具城先后榮獲了河北省工業(yè)消費品類十強市場、十大最具影響力市場、北京消費者信得過單位、天津人民最喜愛的家具賣場、全國十大著名家具城之首、全國家居業(yè)“十佳流通商業(yè)品牌”稱號等一系列榮譽稱號,知名度、信譽度、美譽度不斷提升。